1.情人草别名是跳舞草,是直立小灌木,高达1.5米。茎单一或分枝,无毛。叶为三出复叶,顶生小叶长椭圆形或披针形,侧生小叶很小,长椭圆形或线形或有时缺。圆锥花序或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;花冠紫红色,雌蕊长10-12毫米,子房被微毛。荚果镰刀形或直,腹缝线直,背缝线稍缢缩,成熟时沿背缝线开裂,疏被钩状短毛,有荚节5-9;种子长4-4.5毫米,宽2.5-3毫米。花期7-9月,果期10-11月。
2.喜阳光,盆栽高约70-100厘米,地栽可达1.5-2米,各枝叶柄上长有3枚清秀的叶片,当气温达25℃以上并在70分贝声音刺激下,叶片两侧生有大量的线形小叶,对声波非常敏感,在气温不低于22℃时,特别是在阳光下,受声波刺激时会随之连续不断地上下摆动,犹如飞行中轻舞双翅的蝴蝶,又似舞台上轻舒玉臂的少女,因此而得名。生于丘陵旷野和灌木丛中。喜阳光耐旱,主要分布在中国、印度、尼泊尔、不丹、斯里兰卡。
3.观赏
舞草叶片具有自然舞动的特性,已应用于园艺观赏业,是制作盆景的优良材料,观赏价值高。
4.药用
舞草还具有药用保健价值,全株均可入药。据《本草纲目》记载,该草具有去瘀生新、舒筋活络之功效,其叶可治骨折;枝茎泡酒服,能强壮筋骨,治疗风湿骨疼。用鲜叶片泡水洗面,可使皮肤光滑白嫩。
人们在广西发现了一种会跳舞的植物,它叫舞草或者风流草。是豆科的多年生的小灌木,开紫红色的花。
舞草有三出复叶,还有一对侧小叶。侧小叶只有2厘米长,然而它却能做出300度的大回环,或是怡然自得地上下摆动。虽然它们有时动作快,有时动作慢,但总是那样富有节奏感。妙的是,有时一只侧小叶轻轻向上,另一只侧小叶轻轻向下,宛若优美的舞蹈动作。有时两只小叶同时向上合拢,然后又慢慢平分开来,好似蝴蝶轻展双翅。如果许多侧小叶同时起舞的话,山谷里小叶此起彼伏,令人惊叹不已!舞草不需要像含羞草那样,要有外界刺激才能合拢,而是不需要任何刺激就能在那里自由自在地舞动起来,煞是招人喜爱。
夜晚,舞草休息了。它的小叶子垂下来,就像一把合起来的小刀。它为什么要采取这种姿态呢?因为白天为了进行光合作用要维持增大面积,展开叶片的姿态,这要消耗能量。夜晚采用这种姿态就可以减少一些能量的消耗了。
不过,即使是在夜间睡觉,舞草仍不忘记跳舞。只是速度慢多了。
舞草为什么要跳舞,至今是个谜。人们目前只是处于猜想阶段。
200多年前,人们就发现舞草,在我国华南、西南,以及印度、缅甸、越南、菲律宾等国都有分布。
舞草还是草药,它能舒筋活络,还能祛痰,“特长”还不少呢!